引言
當前,城市快節奏生活造成的心理壓力、都市中心城建筑森林的蒼白、環境污染的危害使不少城市居民期望能短暫地逃離城市。1995年在對上海市民的調查中發現,期望周末雙休日能外出旅游度假者占被調查人數92%,其中期望回歸大自然,去野趣濃、環境幽靜、空氣清鮮的目的地占51。4%。收入水平的提高、對T型花盆外交通條件的不斷發送使都市居民的愿望逐漸轉化為行動,節假日都市居民大規模的郊游活動直接刺激了郊區旅游行的開發。此外,每逢“五一”、“國慶”長假,大量外地游客擁入大都市中心城區,造成城市核心區的旅游接待、旅游資源及生態環境等不堪重負,這也促進了城市旅游規劃部門下決心對郊區旅游地進行開發。如杭州市就根據自身西部旅游資源特別豐富的特點(西部旅游資源約占杭城旅游資源總量的2/3)①,提出了“旅游西進”、“西湖西進”等開發西部旅游資源的一系列戰略決策,以拓展城市旅游空間、促進城市旅游業的可持續發展。
所以,有關大都市郊區旅游問題的研究成了目前一個十分有意義的研究方向。本文以杭州市為例,談談大都市中心城與郊區旅游的空間相互作用問題,旨在拋磚引玉,為當前方興未艾的大都市郊區旅游資源開發與利用提供些有益思路。
1 大都市與大都市郊區的內涵
1.1 大都市的內涵
大都市或稱大都市區,是一個大的人口核心以及與這個核心具有高度的社會經濟一體化傾向的鄰接社區的組合。
從本世紀50年代開始,西方發達國家城市的發展模式與發展速度迅速變化。一方面城市工業和接掌技術高度發展,使人口、資金和技術以更快的速度向大城市及其周邊地區集聚;另一方面,城鄉之間交通高度發達,城市由長期的向心集聚向相對分散的郊區發展。城市高收入階層從中心區外遷,隨之工業、服務業也出現郊區化趨向,城市空間不斷向外拓展,大城市邊緣新城鎮大量涌現。這種城市集聚和擴散的雙向推動使大城市地域迅速擴張,從而形成以大城市為核心,與周邊地區保持密切社會經濟聯系的城市化地區 大都市區。可以說,大都市區的形成與發展是現代城市化進程的一個重要特征,也是21世紀世界城市化的發展趨勢。
大都市區已是國外最常用的城市功能地域概念,美國早在1910年就提出大都市的概念,并于1949年正式建立具體的統計標準用于國情普查,命名為大都市區(簡稱SMA);以后又分別改稱為標準大都市統計區(SMSA)和大都市統計區(MSA)。類似都市區的概念在加拿屋頂綠化花箱大稱為“國情調查大都市區”(CMA),在英國稱為“標準大都市勞動市場區”(SMLA),在澳大利亞則稱“國情調查擴展城市區”(CEMD)。
世界各國甚至一國在不同時期對大都市區中心城規模都有不同的標準。美國1910年規定中心城人口只要達到5萬以上。②日本政府規定大都市中心城區人口必須在50萬以上,我國尚未建立官方的大都市區中心城規模標準,學術界對此亦未形成定論,但比較傾向性的意見認為中心城規模應在50萬人口以上。
1.2 大都市郊區的內涵
大都市區是由中心城和郊區組成的二元空間地域結構,因此大都市郊區就是指大都市區內中心城以外的地區。
城市人口和城市功能的大量外遷使中心城外圍一定地域內人口密度大幅增加,土地利用結構根本性改變,非農業用地比重不斷提高。由于許多城市外遷人口仍要到中心城上班,郊區與中心城之間具有高密度的通勤流。中心城在向周邊地域傳染性擴散的同時,具有依托交通軸線和郊區城鎮呈點軸擴散的特性,因此大都市郊區內部是非均質區域,在交通軸線和郊區城鎮圍合地帶內保留有較多的鄉村景觀地域,大都市郊區地域范圍處于不斷的運動變化中,中心城地域擴張把周邊郊區逐步納入中心城范圍;而郊區以外更遠地域與中心城社會經濟聯系程度的日益密切以及城市化水平的不斷提高也使大都市郊區不斷向外圍拓展。
與中心城規模一樣,不同國家對大都市郊區的劃分也有不同的標準。1960年美國使用的標準大都市統計區規定屬于大都市郊區地域必須至少75%的勞動力從事非農業勞動并且50%或更多的人品居住于毗鄰中心城的縣;人口密度不小于是50人/平方英里,或在周邊縣就業或居住于周邊縣的勞動力總量不小于中心城就業勞動力的10%或不少于1萬人。日本政府規定大都市郊區小城市行政范圍內至少有50%的人到中心城通勤上班并且位置鄰近大都市。[2]在我國,由于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等多方面因素的影響,至今尚未形成權威性的大都市郊區范圍劃分標準。我國大城市行政區劃分為城區、郊區、市轄縣和市代管縣級市三個地域層次,可將其作為最簡單的大都市郊區劃界方法。但由于不同中心塑料花盆城及郊區的在經濟發展水平和城市化水平上存在很大差異,行政區劃邊界不能完全反映中心城與周邊地域的聯系程度,個別研究可以采用行政區界與內部聯系程度分析相結合的方法進行劃界。大都市郊區是在城市郊區化背景下形成的,不同城市功能郊區化發育時序不同,針對大都市區不同功能空間拓展的研究可采用不同的劃界方法。
2 中心城與郊區旅游的內在聯系
2.1 中心城與郊區旅游的互補性
大都市是區域社會經濟發展的中心,集中反映了當地的文化特色和現代文明成就,它們中的絕大多數具有悠久的歷史,保留著眾多的名勝古跡,是區域旅游中最具吸引力的目的地。受自然地理條件以及歷史開發因素的影響,大都市的許多著名旅游景點分布在中心城的邊緣或近郊,因此郊區旅游與中心城旅游本身就很難截然分開。
大都市中心城集聚了數十萬甚至百萬計的人口,郊區與中心城生態環境和生活方式的反差都市居民具有巨大的吸引力。交通條件的改善、收入水平的提高以及閑暇時間的增多使他們有越來截止多的機會到郊區休閑放松、娛樂度假,郊區旅游地成為大都市不可或缺的功能區。
中心城土地緊張,交通擁擠,外來的游客的不斷增加,使中心城旅游容量與游客規模間的矛盾日益尖銳。都市郊區旅游開發,成為拓展都市旅游空間、改善都市旅游產品結構的重要途徑。
因此,城市旅游與郊區旅游是大都市旅游中相輔相成、密不可分的兩個組成部分。
2.2 中心城、郊區在大都市旅游結構中的地位和作用
在大都市區,就區域內部旅游而言,中心城是郊區旅游最主要的客源市場之一;從更大的空間尺度來看,中心城是外來游客的集散中心,前往郊區旅游的目的地的游客大都通過郊區旅游目的地的游客大都通過中心城中轉(在對杭州市民旅游出行調查中發現,前往寧波郊區旅游目的地的游客近80%通過寧波市區中轉,見表1)。此外,中心城具有良好的基礎設施和旅游接待設施,大都市郊區旅游線路組織大都是以中心城為核心的往返式結構。因此,大都市旅游區是以中心城為核心的中心型空間結構,中心城處于核心主導地位,它是郊區旅游的集散中心、服務中心擴散源和組織者。
表1 杭州市民前往寧波郊區旅游出行路徑
月湖 保國寺 東錢湖 天童森林公園 招寶山 奉化溪口 雪竇山
去過市民中經寧波市區比例(%) 83.3 87.7 80.4 80.9 83.3 69.2 63.0
資料來源:為獲取都市居民旅游出行規律的第一手資料,作者向杭州市不同學歷、年齡、職業、收入水平、性別的城市居民發放調查問卷500份,其中回收有效問卷285份。以上數據就根據這些資源整理而來。
當然,在肯定中心城主導地位的同時,不能否認郊區旅游的能動性。都市郊區豐富的旅游資源 及成熟的旅游開發對大都市旅游具有很強的促動力。北京市郊區的旅游開發,既豐富了北京市的旅游產品,又為市區旅游起到了很好的的分流作用使北京旅游顯現出新的活力,而上海和武漢兩市,由于郊區旅游資源比較貧乏,雖然中心城人口眾多,外來流動人口規模龐大,都市旅游發展仍不甚理想。
2.3 中心城與郊區旅游地的力學關系
從空間力學角度來看,在整個大都市旅游區中,中心城與郊區旅游地間存在著相互作用。作為旅游組織者,中心城對郊區旅游目的地具有輻射力(Ff),作為旅游目的地,郊區旅游地則對中心城具有吸引力(Fx)。
中心城旅游輻射力具有隨著距離增加而衰減的特征,用函數式可以表達為:
Ff=g*P/di2
式中,P為中心城人口規模,di為中心城與旅游地間距離,g為經驗系數。
輻射力Ff的存在產生兩個結果:①與中心城距離越近,能得到中心城的旅游輻射力越大,游客規模越大,旅游開發程度越高;②遠郊區受到中心城輻射力較弱,能獲得開發的旅游景點獨立性較強,來自中心城或經由中心城中轉的游客比重下降。調查發現,奉化溪口 雪竇山國家風景區作為寧波市遠郊旅游地,杭州市民不經寧波市區直達的人數占到30%以上,遠高于寧波市郊區其它旅游景點(詳見表1)。
旅游目的地吸引力的大小主要取決于目的地資源條件以及目的地至中心城的距離。用函數式可以表述為:
Fx=g* Ria* P/di2
式中,R為旅游景點資源條件,P為中心城人口規模,d為旅游目的地與中心城的距離,g為經驗系數,a為參數。
由于資源存在條件抵消了距離的衰減作用,都市郊區旅游開發不是從中心城向外單調衰減,而是根據旅游資源的分布具有一定的跳躍性。
3 大都市發展演化對郊區旅游空間結構的影響
3.1 大都市發展的特征和階段
自工業化開始以來,由于城市工業項目的布點、基礎設施的建設以及第三產業的配套發展,城市出現了大量就業機會,農村人口不斷向城市集聚,城市新區、工業開發區、經濟技術開發區不斷在城市邊緣區發展。因此,大都市的形成以城市化為內動力,以空間拓展為主要特征,以城市郊區化為外部表現形式。在空間拓展中,都市區內部也相應地不斷進行空間結構調整。
通常可以將大都市的發展分淡以下三個階段:1、以集聚城市化為主的大都市形成階段。這一階段人口與產業向城市集聚,形成人口、資金、技術高度集聚的大都市。2、集聚與擴散并行的大都市區形成階段。在這一階段,一方面產業與人口繼續向大城市集聚,另一方面,由于 大城市中心區的高度集聚,中心區用地緊張、環境惡化,城市用地開始向用地潛力大的郊區擴展,在郊區出現新的居住區和工業區,進入郊區化階段,在中心城市外圍形成與中心城市有密切交互作用的郊區,大都市區逐漸形成。3、多個大都市區的空間聯合階段。在經濟高度發達地區,多個大都市區強烈擴張,最終在地域空間上相交,形成多核心的、高度城市化的大都市連綿帶,城市化發展進入成熟階段。
3.2 大都市不同演化階段對郊區旅游空間結構的影響
在大都市形成初期,區域人口、產業的高度集聚使中心城日益繁榮,城鄉差異不斷擴大。中心城豐富的生活娛樂設施對周邊郊區居民產生吸引,大都市區內旅游出行以郊區向中心城集聚為主。郊區基礎設施建設的相對落后削減了中心城向郊區疏散外來游客的能力。因此,這一時期,都市郊區旅游不發育,只屋頂種植花盆在中心城邊緣、近郊區存在一些城市公園、傳統風景名勝區,遠郊區則只有極度少數交通相當便利、資源等級極高的景點得到開發。
在大都市集聚擴散并行階段,人口的膨脹和中心城生態環境的惡化使都市居民產生越來越強烈的出行欲望,對外交通條件的改善有效地將外來游客引入郊區旅游地,都市郊區旅游迅速發展。中心城用地不足使中心城邊緣區以及近郊區形成以郊區化形式出現的主題公園、度假區等新興旅游目的地。旅游地間聯系的加強不僅促使以中心城為核心的放射狀旅游線相當發育,而且以次中心城市和高等級旅游地為核心開始出現旅游區。
到了大都市連綿帶形成階段,郊區化的不斷深化使大都市區內部空間結構趨向均衡,都市郊區旅游地已完全融為大都市區的功能區。以鄉村度假為主的旅游出行特征使都市郊區具有過夜接待功能的家庭旅館、鄉村別墅星羅棋布,旅游地在空間上擴展到整個郊區,并且相互間形成網絡狀結構。
4 中心城規模、性質對郊區旅游的影響
4.1 中心城規模對郊區旅游的影響
城市規模與輻射能力存在對應關系,城市規模越大,對周邊區域輻射越強,以商務、學習、旅游為目的的城市外來人口也相應越多,促動郊區旅游的動能也越大。
城市規模越大,前往郊區旅游城市人口基數越大,郊區旅游越容易發育。而且,城市規模越大,城鄉景觀的空間分異就越大,城郊對城市居民的吸引力也就越大,城市居民旅游出行率越高。據前蘇聯1990年在夏季高峰季節對不同規模城市居民的出游情況調查,城市人口在1。1~1。5萬居民出行率15~17%,城市人口在10~15萬居民出行率18~22%,城市規模20~25萬,居民出行率23~35%。城市規模30萬以上,出行率35-40%。可見城市規模對郊區旅游發育的促動力是逐級增長的。
此行,城市規模影響城市居民郊區旅游范圍,進而影響郊區旅游圈層的發育程度。日本學者研究發現中等城市居民周末旅游的最遠距離為20公里,而大阪等大都市周末旅游出行可達100公里以上,并在大城市周圍100~150公里以外的地方開成了隔夜旅游地帶。我國北京市城市居民周末郊游可達秦皇島、山西、泰山等地區,上海市民則把距離較遠的浙江省一些著名旅游勝地也納入了周末旅游范圍。
4.2中心城性質對郊區旅游的影響
我國把城市按性質分為工業城市、交通港口城市、中心城市、縣城、特殊職能城市(旅游城市、邊防城市、特區城市等)。城市性質不同,城市環境、居民職業結構、外來人口旅游出行向郊區擴散的規模和比例也大相徑誕。
工業城市以工人家庭為主,工人的旅游出行率較低,加之城市環境污染往往比較嚴重,商務、學習、會議等目的的外來人口也較少,郊區旅游往往滯后于同等規模的其它城市,而區域中心型城市服務類、高學歷人群比例大,居民旅游出行率商,加之大量的外來人口,郊區旅游一般開展較好。
歷史悠久、自然環境較好的城市城區、近郊區往往有較多的風景名勝和城市公園,在郊區旅游發展初期,這些目的地的存在可能會抑制郊區外圍其他旅游目的地的開發。但郊區旅游進入發展期限后,隨著旅游出行規模的增大以及旅游目的的多樣化,傳統目的地因功能單一、空間狹小而游客規模不斷減少,其他類型的旅游目的地以及遠郊區旅游目的地則以它們為依托得到迅速發展。
旅游城市在郊區旅游發展初期,同樣存在中心城旅游資源抑制郊區旅游發展的現象。但總體上,旅游城市以旅游為目的的外來人口多,對郊區旅游發展有很強的促動力,常會在郊區形成大量主題型公園、旅游度假區等,如杭州以西湖為依托建設了之江國家旅游度假區,蘇州在傳統園林觀光的基礎上形成沿太湖的旅游度假區和游樂園。郊區旅游在發展豐富了旅游城市的旅游產品,從而進一步促進旅游城市的發展。
小城鎮可持續發展
旅游業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世界上發展勢頭最為強勁的行業。改革開放以來,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閑暇時間的增多,我國旅游業突飛猛進,成為世界上旅游業發展最快的國家之一。
積極發展小城鎮是我國的基本政策,是推進城市化進程的重要途徑。在我國眾多小城鎮中有一類或境內多奇山異水,風景秀麗;或歷史悠久,人文勝跡眾多;或鄰近大城市,有著與城市截然不同的田園風光。在旅游熱潮中,它們逐步被發掘、開發,形成各具特色的旅游小城鎮,“旅游興鎮”是這類小城鎮發展的重要模式。如何開展產業結構調整,加強旅游資源的開發與保護,促進小城鎮建設,實現區域可持續發展已成為這類旅游型小城鎮共同面臨的問題。
一、 游型小城鎮發展建設中存在的問題
1、傳統產業不忍割舍,旅游資源保護不力
旅游業在我國發展歷史較短,許多旅游型小城鎮開發旅游之前往往已在旅游景區及其周邊布局了一些開采、加工型工業企業,這類工業企業不僅其自身動作對發展旅游業存在用地、交通、污染等方面的干擾,而縣可能對旅游資源具有毀滅性威脅(如部分地區旅游價值極高的溶洞邊開山采石甚至用溶洞當工業垃圾鎮埋場),因此對它們的關、停、并、轉勢在必行。然而,目前許多小城鎮往往為了眼前的一點財政發入不肯舍棄這類工業企業,沒有嘗到旅游業甜頭的地方百姓也普遍缺乏資源保護意識。更有不少處于旅游開發初期或嘗待開發的小城鎮仍在旅游區盲目引進資源開采加工型、污染型企業。此外,由于旅游資源所有權、使用權與旅游開發收益的錯位,也使得不少資源所有人或使用人對旅游資源開發保護積極性不高。
2、小城鎮建設缺乏特色,旅游接待小平低
旅游是文化性很強的行為。城鎮是區域文化的中心,濃縮了地方文化的人工浮島精華。許多有著悠久歷史并保留眾多古建筑的小城鎮本身就是珍貴的旅游資源。小城鎮的建設風格和特色 對旅游地形象的塑造和知名度的提高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然而,許多旅游型小城鎮建設時普遍只追求規模與速度,缺乏對地方文化的總結和提煉,建筑單調呆板,城鎮特色不突出,建設品位不高。
現代旅游活動是“食、住、行、購、娛”的有要統一,但許多旅游型小城鎮只重視景點開發而忽視旅游接待設施的建設與管理,旅游接待水平低下,這樣不僅失去了許多創收的機會,而且破壞了旅游地形象。
3、農居點建設零亂,農業與旅游業脫節
小城鎮大多有廣闊的農村腹地,拙樸自然的農村風貌對來自城市的游客有相當大的吸引力,往往是許多旅游型小城鎮的特色所在,但它們中不少尚未把農業及農村建設與旅游開發機結合起來。許多旅游線沿途的農居點而已相當零亂且缺乏地方特色;一些具有一定旅游接待功能的村莊村民強買強賣,令游客望而止步;許多旅游區的農業用地缺乏統一整理和規劃,地塊零亂,各類用地參差不齊,破壞了游客對旅游點的美好向往。
二、游型小城鎮可持續發展對策
1、做好城鎮發展的基礎性研究許多旅游資源具有不可再生性,不加保護或不合理的開發都可能使原有的旅游資源毀于一旦,這就要求旅游型小城鎮在旅游開發前就積極開展各項基礎性研究,為今后的開發和管理決策提供依據。前所述及的許多問題,就是因為基礎工作過于薄弱造成的。
首先,旅游型小城鎮應進行區域旅游資源的調查評價,了解這些資源的位置、規模、典故、民間傳說、在同類旅游資源中的地位、在周邊地區資源中地位、文化與科學價值、觀賞及康娛價值等等。其次,根據調查評價獲得的信息旅游型小城鎮可確定本鎮及各景區的功能定位、旅游線路組織、旅游接待設施的布置以及旅游地形象識別系統的設計。第三,旅游型小城鎮應劃定旅游景區及控制性保護區范圍,研究對旅游開發商、景區內工業企業及居民的政策,提出旅游資源保護措施。
2、加強小城鎮規劃,塑造旅游型小城鎮形象
旅游業的展展將極大地促進城鎮建設。旅游型小城鎮應研究本鎮旅游業發展的規模和潛力,研究旅游業對旅游接待設施的要求。在此基礎上,旅游型小城鎮應制定鎮區總體規劃和控制性詳規,制定舊城改造方案和計劃。
城鎮是地方文化的中心,城鎮建設是地方文化成就的集中體現,是旅游地形象識別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 直接影響游客對旅游地形象的感知并間接影響到旅游地的知識度和美譽度。建筑是文化的主要載體,基于旅游的文化性,旅游型小城鎮更應重視城鎮建筑的文化性和品位。此外,游型小城鎮還應在城鎮綠化、公園、小品建設上舍得投入。
3、實施農居點發行和農村土地整理
旅游景區內常住居民過多將對旅游活動產生干擾,旅游型小城鎮應提出這些居民的搬遷措施。農村聚落長期以來在我國居民聚落中占統治地位,有些農村農居點有相當深厚的文化底蘊,是旅游景觀的組成要素之一,對它們則應挖掘其中的文化內涵并加以保護和改造。
農村景觀遠比城市景觀貼近自然,城市游客對農村的生態性和自然性抱有很高的期望。旅游型小城鎮應加強區域土地規劃和整理,通過平整地塊、擴大生產規模、植樹造林創造優美而富有現代氣息的農村新景象。同時,鎮域內可多種植些供應游客的土特農副產品,以增加農業收入。
4、探索旅游開發新模式,協調政府、企業、群眾三者利益
旅游開發涉及到政府、開發商以及當地群眾的利益,只有實現三者利益的統一才能獲得旅游開發的成功并保護景點長成盛不衰。旅游開發越來越傾向于市場化,政府辦旅游顯然已不合時宜;旅游開發投資大,回收期長,政府在旅游開發初期給予各項優惠政策;旅游資源往往是當地群眾的安家立業之本,旅游開發使當地群眾都能從旅游業中受益。旅游開發成功的模式很多,如一些生態旅游景區以土地入股,開發商指導農業生產經營的方式就很值得借鑒,當然,各旅游型小城鎮還應根據當地實際情況靈活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