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杭州7月6日電題: 浙江:十年樹木十億株 用心植綠涵養“大花園” 新華社方問禹、許舜達 夏季,駐足浙西山區麗水市遙望,3500多座海拔千米以上山峰翠綠如綢,為我國華東地區筑起了一道綠色的生態屏障。 浙江省林業廳介紹,近10年來浙江省域內種植各類樹木約10億株,造林更新40.52萬公頃。以“八八戰略”為總綱,浙江不斷夯實生態優勢,將“七山一水兩分田”的天然劣勢,轉化為“青山綠水大花園”的發展優勢。 10年人均增綠13.8平方米 剛放暑假,趕來西湖邊游玩的各地中小學生就一波接著一波。學生家長楊青說,西湖景區山水交融、林木蔥蔥,孩子在中心城區就能接受“森林教育”。 城鄉居民,是植樹造林的最大受益者。通過城市綠化、通道綠化、農村綠化等方式,浙江省自2010年以來投資600多億元,種植258萬畝平原林木,城鄉居民能直觀感受到身邊的樹木多了。 “平均一畝造林成本超過2萬元,這種投入力度在全國少有。”浙江省林業廳綠化造林處處長駱文堅說,近10年間浙江省人均增綠13.8平方米,平原林木覆蓋率從14.8%提高到20.1%,已經達到發達國家水平。 植綠為人,更需用心。駱文堅說,在樹種的選擇上,既要引進景觀優美的珍貴樹種,也要保護好適應性強的鄉土樹種。此外,還要注重景觀搭配,以喬木為主,輔以灌木、草本搭配,樹林才會形成高低錯落,四季都有別樣的景致。 “森林經濟”全面勃發 征地建綠、租地造綠、拆違植綠、拆墻透綠、見縫插綠……湖州市長興縣近年新增各類平原綠化面積10.8萬畝,累計達50.13萬畝,平原林木覆蓋率38.17%,位居浙江省前列。 城鄉綠意盎然,長興縣由此成為長三角區域的旅游勝地,“森林經濟”也悄然勃發。2017年,長興縣林業生態旅游共接待游客837.62萬人次,實現旅游收入10.05億元。 除了涵養水源、保持水土等生態功能,森林正作為稀缺資源、浙江省“綠色名片”,為城鄉居民帶來實實在在的經濟價值。 近年來,浙江著重發展森林休閑養生新興產業,已命名“森林特色小鎮”52個,全省森林旅游年接待游客超過1.8億人次、產值達1356億元,逐漸形成了木業、竹業、花卉苗木、森林食品、野生動物馴養繁殖、森林旅游等六大主導產業和一批林業產業集群。 “諸暨一株香榧樹,一年最多可以產生10萬元的經濟效益。”駱文堅介紹,浙江花卉苗木產業的規模和效益均領先全國,香榧、山核桃、油茶等經濟作物,林下套種三葉青、鐵皮石斛仿生栽培等高效林業經濟,成為浙江農民脫貧致富的重要方式。 2017年,浙江省人均林業純收入占到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的17%,臨安、江山、龍泉、慶元等縣農民純收入的50%以上來源于林業。 珍貴樹種扮靚“大花園” 今年6月,浙江省召開全省“大花園”建設動員部署會,提出到2022年把浙江打造成為全國領先的綠色發展高地、全球知名的健康養生福地、國際有影響力的旅游目的地。 建設“大花園”,綠色是底色。對于進一步推進國土綠化,浙江省提出到2020年,栽植珍貴樹木1億株以上,其中發展珍貴樹種基地12萬畝以上。 “浙江將把發展珍貴樹種作為"大花園"建設的重要抓手,以主要通道沿線、城鎮周邊和景區范圍山體的珍貴彩色森林建設為重點,連片推進。”浙江省林業廳副廳長楊幼平說,目前浙江省已基本明確每年投入1.5億元用于珍貴彩色森林建設,將重點選擇南方紅豆杉、紅豆樹、浙江楠、紫楠、降香黃檀、香榧、銀杏等珍貴樹種。 據悉,浙江省第一部專門針對古樹名木保護的政府法規《浙江省古樹名木保護辦法》也已正式實施,旨在解決古樹名木生存環境時有破壞,瀕危古樹得不到救治,甚至被擅自移植、盜伐盜賣等嚴重問題,為古樹名木戴上“護身符”、撐起“保護傘”。熱門關鍵詞:城市立體綠化 立交橋立體綠化 垂直墻立體綠化 屋頂綠化 景觀立體綠化 道路立體綠化 水域環境生態修復
Top